当前位置: 首页>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正文

中共武汉纺织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7年03月15日 14:24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促进学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迈进,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原则: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主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与管理;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纺大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氛围。

二、实施要点

(一)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

4.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参与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5.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做好学生工作案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

6.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推进“四进四信”活动,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建设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基地、爱国爱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打造一批品牌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7.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性格特点,在解答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在满足成长成才需求上下功夫,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下功夫。加强专项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校基金中专门设立宣传思想工作研究项目,依托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推出一批高质量应用成果。

8.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平台,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孵化基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基地。积极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建成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9.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抓好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每年专题学习研讨宣传思想工作不少于一次,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在宣传思想方面的组织与引领作用。健全基层单位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推动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师生理论学习制度化、长效化。

10.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大力开展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活动。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11.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教师从教的必备和首要条件。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和宣讲,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选树身边的典型,坚持评选“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职工”、“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师风标兵,开展“道德讲堂”,做好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传播。

12.严格师德师风考核管理。将教书育人、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名师评选、人才遴选、评优奖励等的首要依据,修订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交叉听课、相互评课教学督导制度,及时预警纠偏。把教师是否履行了育人职责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教育劝诫,经教育劝诫仍不改正的,要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依法依规予以解聘。

(三)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13.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普及宣传的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主力作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组织开展阳光人文讲坛、成长导航大讲堂、学术讲座等活动,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政治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

14.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32020年)》,培育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培育组建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与平台,在校基金中设立“党建和思想政治研究”专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主动争取并承担国家的重点研究课题,积极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和表彰。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智库,定期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15.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完善校院新闻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改进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纵深推进对外宣传“珍珠工程”,设立媒体共建专项经费,建立学校宣传部门与新闻媒体双方联动的宣传机制,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资源,统筹社会媒体、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优势力量,培育名栏目、名记者,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坚定主心骨、把好主方向,妥善做好学校重大部署、社会敏感问题及各类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坚定不移地用正面的宣传报道与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6.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优秀骨干学生组成的网络宣传工作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四)着力加强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17.加强校园网络阵地管理。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设立网络宣传办公室,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打造学校门户网站和二级单位网站(专题网站)、博客、微博(信)“三个十佳”。坚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

18.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美在纺大”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程,统筹指导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作品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定期举办阳光大舞台、艺术讲座、艺术展演。结合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看一部中华经典著作”、“经典著作导读”活动。坚持每年评选优秀校园文化成果,给予资助奖励。建设一批寓意高远的校园文化景观。

19.加强课堂教学阵地管理。坚持“学术无禁区,课题有纪律”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主阵地。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通识课”融合开发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制定和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强化课堂教学纪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20.加强学生宿舍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安全文明宿舍建设工程,做好“两室一网建设”。以学生宿舍为阵地,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改善环境,不断凝练宿舍特色文化品牌,举办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型、创新学习型、文化娱乐型、社团服务型等特色活动,丰富宿舍的日常文化生活,营造寝室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1.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强化对校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局域网、移动终端、出版物等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对各种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读书会、学术沙龙、社团组织等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评选优秀社团。健全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国家安全和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

三、组织保障

22.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校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部署宣传思想工作,设立宣传思想工作专项经费,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二级院部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充分发挥院(部)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加强共青团建设。

23.配齐工作队伍。坚持高标准选配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配强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宣传委员、教师通讯员,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能打硬仗的宣传思想人才队伍。实施“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统筹推进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骨干研修,辅导员学科归属于马克主义学院。坚持每年评选表彰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4.坚持改革创新。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统筹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育人的宣传工作大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5.加强评估考核。修订完善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考评办法,对二级单位宣传思想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并予以通报。实行联动机制,将二级单位宣传思想工作绩效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体系。实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考核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建立定点定期研判机制,开展过程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排查问题;强化党委宣传部落实职责,督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意识形态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提供工作保障。


上一条:中共武汉纺织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下一条:武汉纺织大学宣传文化工作条例

关闭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理论网

Copyright @ 2011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邮箱:xcb@w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