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任务之一,明确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 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强调要把民族精神教育 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建 设必须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贯穿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过程的始终。
民 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它对于 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 和规范作用,也为每个人在评定自身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提供了隐性尺 度。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给学校带来的种种影响,通过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优化校园环境,对青年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它具有激励 功能,能激发大学生奋发图强,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己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 。将民族精神培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载体 和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归 属感和认同感。
校园文化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具有促进作用。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培育一定的文化 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和积极健康的上进心,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第一,校园文化是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和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 建设在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高校校园 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活动不是采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而是 让学生自觉地去感受、去体会,以达到渗透的目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可以将 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之中,并将民族精神转化为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 。第三、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辐射源和助推 器。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校园文化的培育离不开社 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中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就要努力做到:其一,着力建设校园红色文化。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坚持主旋律,引导学生增强 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丰富资源,增强学生的国 家观念、民族文化认同感。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要求,统筹规划,建设体现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教学基地,有重点、分层次地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各 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民族历史的教 育和历史知识的传播。在传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把民族精 神同现代意识结合起来,使民族精神在时代的实践中升华、发展。其二,大力建 设校园奉献文化。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提高活动的质量 和效果,使大学生从中受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 到企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前沿,了解国家建设发展的现实,了解社情民意,领会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通过举办主题鲜明的教 育晚会、推进感恩教育,积极倡导服务奉献精神。其三,积极建设校园科技文化 。充分挖掘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民族精神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 、善于学习的民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培养求知上进、知难而进 的品质。大力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 四,努力建设校园人文文化。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举办感染力强、辐射面广,符 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主题鲜明的人文讲座或论坛,既可以增强青年学生的人文 精神,又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品味、格调和情感。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 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点。宣传和学习先进 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使民族精神的教育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大学生在 现实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其五,重视建设校园实践文化。 投身实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 他们充分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先进模 范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民族 精神、时代精神教育资源,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深化他 们对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将自我成才与国家民族需要紧密结 合起来,进而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郭万牛 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