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19〕45号)、《湖北省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若干措施》(鄂发〔2021〕7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高扬精神旗帜,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内涵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广大师生。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内容,作为党校、团校、干部培训主课,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利用校报、新闻网、“三微一端”、“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开展常态化学习宣传,充分发挥专题宣讲团的作用,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调研实践等形式,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现新气象、激发新作为,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爱校的实际行动。
2.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厚历史底蕴、丰富实践成果,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举办主题党课、团课、主题班会、报告会等,引导师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通过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中国梦·劳动美”等系列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引导师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3.扎实开展国情省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形势与政策常态化宣讲,开展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组织国情和省情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聚焦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深入挖掘学校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劳模精神、科学家精神,广泛宣传师生先进事迹,引导全校师生投身新实践、创造新业绩。
5.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好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开展党史研究,学报、校报推出一批理论阐释文章,引导师生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担当实干、砥砺奋进。
6.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校本文化、纺织文化、荆楚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积极弘扬“崇真尚美”校园文化,发扬传承非遗文化、汉绣文化,讲好“纺大故事”,延续历史传承。积极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打造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栏目,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引导师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7.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坚持不懈用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加强相关理论研究阐释,设立专项课题,推出更多有理论深度、有现实意义的高质量成果。深化学习、宣传和推广,让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在校园内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8.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培养选树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祖国统一教育和“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引导师生与分裂祖国的言行开展坚决斗争,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
9.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增强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加强学生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不断增强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二、聚焦重点群体,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覆盖范围
10.突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思政引领作用,挖掘各类学科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突出育人导向。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比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涵、适合网络传播的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11.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的错误言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重点打造一批思政类公众号和思政慕课,着力建设一批有中国站位、时代表达、湖北范式、校本特色的思政“金课”,充分发挥“尚美中国”、“认识武汉”品牌思政课示范效应,发挥校史校训校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推进校园爱国主义文化建设。
12.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快“美好纺大”建设。组织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师生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开展社会实践。
13.激发师生爱国热情。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教育活动,动员师生参与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了解国情省情,坚定爱国追求。认真做好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谈心交流工作,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湖北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按照“四新”“三好”总要求,深化校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考风建设,引导师生增强道德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落实好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倡导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创新平台建设,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
14.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加强与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联系,用好省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推动学校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等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联系,积极组织师生实地参观学习,充分发挥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以现场沉浸式的教育引导师生爱党爱国,进一步增强师生使命担当。
15.注重运用礼仪礼节。认真组织宪法宣誓、入党入团等仪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组织开展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规范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和国歌奏唱,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国庆期间及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升国旗仪式并悬挂国旗。校园广播定时播放国歌及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大力倡导师生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16.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在国庆期间,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师生歌唱祖国、致敬祖国、祝福祖国。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纪念活动,通过主题宣讲、大合唱、故事汇、快闪、学习体验、诗歌朗诵等形式,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已故重要党史人物诞辰纪念日等期间,精心组织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走访慰问烈士遗属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不忘革命先烈、不忘党的初心使命、不忘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忘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17.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贯彻落实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彰显中华民族特色、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增强家国情怀。充分运用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师生爱国热情。
四、加强正面引导,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
18.加强媒体宣传。校内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在重要版面、时段,开设专题专栏,推出有深度、有温度的鲜活报道。把爱国主义主题融入贯穿媒体融合发展,统筹网上网下、版面页面,充分利用校报、新闻网、“三微一端”等主流媒体报道优势,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建好用好学校“学习强国”号学习平台,讲好学校爱国主义故事。在校内宣传橱窗、电子屏以及各单位的宣传阵地张贴悬挂标语横幅、宣传海报,生动形象地做好爱国主义宣传。
19.做好典型宣传。大力宣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宣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结合“时代楷模”“荆楚楷模”“湖北好人”“洪山好人”“江夏好人”“最美人物”、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挖掘选树在全校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组织“感动纺大人物”、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评选,广泛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各类评选宣传,树立学习典型、关爱典型的鲜明导向。
20.强化以文化人。加大对爱国主义题材文艺作品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鼓励挖掘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展示学校特点的爱国主义精品力作。继续深挖舞台剧《织梦》公共选修课《尚美中国》等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及思政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文明校园创建、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学校适当场所悬挂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张贴、设立著名爱国主义历史人物、杰出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画像或雕塑,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创作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正确价值导向的原创校园文化精品作品。
21.建设网络阵地。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实施“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行动,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注重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通过音频、短视频、微展览等,开展生动活泼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依法清理各类有害信息。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学生在线等网络教育平台作用,加强校园广播、“三微一端”新媒体的建设,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全方位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充盈网络空间。
五、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落实落地
22.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
23.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凝聚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加大爱国主义教育资金投入,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发挥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会、团委、离退休工作处等部门工作优势,面向所联系的群体,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动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广大师生中讲述亲身经历,弘扬爱国传统。
24.务求工作实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项目化。综合运用学习交流、理论研讨、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开展督促检查,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务实节俭开展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